记者陈永报道 亚冠精英联赛首轮,中超BIG3全部输球,如此尴尬的战绩让中国足球圈一片哀叹。但事实上,对比去年,再结合如今中超四强争冠的现实,这样的战绩并非太大的意外——上赛季亚冠精英联赛前7轮,中超BIG3全部出战的比赛,单轮全败的情况有过,单轮两败的情况出现了4次,仅第一轮和第三轮主场作战时战绩尚可。
究其原因,一是中超BIG3均处于争冠集团,本周末争冠四强即将两两对决,这决定了本轮亚冠精英联赛3队都会有所保留,战绩惨淡在所难免;二是中超投入力度普遍下滑,导致外援水平整体下降,“亚冠看外援”,中超球队战斗力严重下滑,加上本土球员水平也不行,输球在所难免。
从未来趋势看,这种尴尬局面注定会持续一段时间,想要改变,一是加强投入,靠外援带动战斗力;二是本土球员实力提升。此外,亚冠精英联赛是跨年制,而中超不同,联赛末期往往无法百分百投入,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。
纵向:首轮惨淡并非意外
这次中超球队全部输球并非个案。上赛季,第2轮中超球队全部输球,其中海港客场0比3不敌浦项制铁,申花客场0比3不敌柔佛DT,泰山客场1比2不敌神户胜利船。
此外,第5轮中超球队1胜2负(1主2客),第6轮中超球队1平2负(2主1客),第7轮中超球队1胜2负(1主2客)。彼时,3支球队的战绩分别是申花(含1/8决赛)4胜1平5负,泰山3胜1平3负,海港(含1/8决赛)2胜2平6负。
客场战绩方面,申花0胜1平4负,海港1胜0平4负,泰山0胜0平3负——13个客场总计1胜1平11负。形成对比的是主场战绩不错,其中泰山3胜1平0负,申花4胜1负,海港1胜2平2负,14个主场总计8胜3平3负。综合计算,中超BIG3总战绩为9胜4平14负。
可以看出,上赛季中超球队客场战绩糟糕,13个客场仅1胜1平,其余11场全败,且动辄出现大比分失利;而14个主场仅输3场,赢下8场之多。
关于当时中超球队的定位,普遍观点认为水平大致处于东亚区6至10名区间——略低于东亚区平均水平,明显落后于日韩,最终战绩也印证了这一点。至于主客场战绩存在巨大差异,原因并不复杂,中日韩均是正常赛制,亚冠精英联赛开赛时,三国联赛已进入尾声,因此,各队普遍选择“客场派替补、主场出主力”,导致了这一差异。
现实:争冠问题无法忽视
本赛季,中超球队的整体情况与去年相比并无实质变化,唯一不同是BIG3均处于联赛争冠军团,而上赛季泰山并非争冠球队,在亚冠赛场可以全力以赴,上赛季最后一轮前,泰山以10分领先海港(8分)和申花(7分)。
若中超球队不受联赛争冠拖累,BIG3均派出最强阵容全力一搏,情况或许不同,比如争取一场平局应可实现。但本轮亚冠恰好紧随争冠强队的直接对话,这样的现实,确实无法对这些球队提出更高要求。
最简单的逻辑:申花上一次夺得联赛冠军还是1995年,面对30年来再度冲冠的诱惑,恐怕任何俱乐部都难以抗拒;蓉城目前领跑积分榜,若能夺冠,不仅是俱乐部历史首冠,更是四川足球历史首冠,又怎能不珍惜这样的机会?在此情况下,申花以替补阵容出战,蓉城虽派主力却逐步换下核心球员,两队最终1比2失利其实在情理之中,不算特别意外。
相反,海港已3次拿到联赛冠军,尤其过去两年实现连冠,联赛争冠的驱动力有所不足——这也是球队本赛季联赛最初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。他们在首轮亚冠派出了半主力阵容,但主场0比3失利多少有些出人意料。至于这场失利,核心原因是绝对实力的差距,此外,技战术层面也存在明显问题:上赛季对阵日本3支球队时,海港2主3客全部输球;而泰山1个主场战平、2个客场全败;申花3个主场全赢、2个客场全败。
展望:战绩恐不如上赛季
综合实际情况,本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,中超BIG3的战绩恐怕难有实质提升。上届比赛,中超BIG3有2队出线,但新赛季想再复刻这一成绩并不容易。
目前,中超3支球队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城、马来西亚的柔佛DT均遭遇失利,其中柔佛DT输给了武里南联。考虑到各队实力,日韩球队很可能锁定5至6个出线席位,中超球队若想争夺1个名额,至少需要压倒墨尔本城与东南亚的一支强队。上赛季,代表澳大利亚出战的中央海岸水手是典型的鱼腩,8场比赛仅取得1平7负的惨淡战绩,但本赛季的墨尔本城实力不差。
中超球队方面,冠军争夺战形势激烈,局势变幻莫测,比如申花在第18轮时领先优势多达6分,领先蓉城更是达到了7分,但6轮过后,蓉城反超申花3分。所以说,最后几轮,意在争冠的球队会十分小心,很难在亚冠精英联赛上发力。
不过,后续赛程或有缓和空间——亚冠精英联赛第2轮过后是10月间歇期,中超BIG3可全力备战;第3轮前后恰逢中超第27、28轮,BIG3大概率会分心;第4轮后是11月间歇期,球队又可集中精力;到第5轮时,中超已结束。
赛制:跨年赛制值得探讨
从更长远的角度看,亚冠精英联赛的战绩归根结底与投入挂钩,目前中超俱乐部投入仍处于收缩状态,短期内亚冠战绩恐怕难以扭转。
但赛程问题仍可提前研判。前文已提及,亚冠精英联赛是跨年赛制,即各国跨年联赛开启时,俱乐部可同步征战联赛与亚冠。而东亚区的中日韩目前均为非跨年赛制,因此亚冠开启时,参赛球队往往无法100%投入,阵容多有保留。实际上,上届亚冠精英联赛,中超球队反而是阵容层面最尽力的,日韩球队则保留更多——尤其是客场作战时,常派替补出战,这也是中超主客场战绩差距巨大的核心原因。
日本已确定实施跨年赛制,届时这一困扰将不复存在;韩国因气候原因,去年曾探讨过跨年赛制,但并未有下文;中国的情况则更复杂,若实施跨年赛制,东北地区有3至4个月无法正常进行户外比赛。
事实上,不仅是亚冠,国字号比赛也多从9月开启,比如2026年世预赛,第二阶段于10月开启,国足从11月开始参赛,第三阶段于次年9月开启。从备战角度看,国家队需要在7至8月进行一次系统备战,随后的国际比赛日可让联赛状态正常延续;包括U23亚洲杯、U20亚洲杯、U17亚洲杯在内,其预选赛也多在下半年进行,这些国字号球队同样需要在7至8月开展系统集训,再通过国际比赛日热身,最终开启正式比赛。
中国有必要研究跨年赛制,但就目前而言,考虑到实施难度,中超、中甲、中乙联赛有必要从2026赛季开始设置夏歇期,建议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。此举一方面可让中超球队休养生息,为后续多线作战奠定基础;另一方面也能为国字号集训创造条件——8月中旬至8月底进行3轮中超比赛后,队员们可以以最佳状态应对国字号赛事和亚冠精英联赛。
上一篇: 中超争冠蓉城继续领跑
Copyright © 2022-2025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地图 津ICP备2000171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