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翻译并转载自The Athletic,作者Tim Spiers,原文发表于8月26日。
毫无疑问,伦敦与英格兰大部分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。
一份最新报告显示,伦敦的工资水平比全英格兰平均水平高出33%,而与西北小镇伯恩利相比则高出68%。
报告还指出,更高的生活水平、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更多的企业数量,都是这种差距的体现。
但在足球领域呢?伦敦的俱乐部在签约潜在球员时是否同样占有优势?
事实上,英超俱乐部的地理分布确实发生了变化。
上赛季,北方俱乐部的数量创下自1992年英超改制以来的最低纪录,仅有5家。与之相对,伦敦有7家俱乐部,再加上南部的南安普顿、伯恩茅斯和布莱顿,意味着联赛一半的球队来自伦敦或更南部的地区。
本赛季,随着3家北方俱乐部从英冠升级,局面略有改观,但过去三十年间英超的趋势无疑是向南倾斜。1992-93英超元年时,北方有10家俱乐部,而伦敦及南部则有7家。
1888年英格兰足球联赛创办之初的12家俱乐部,全都来自英格兰中部和更北的地区。当时最南的两支球队是西布朗和阿斯顿维拉,这种分布反映了当时英格兰工业重镇的格局。
这种情况持续了16年,直到1904年,伍尔维奇阿森纳(阿森纳前身)成为顶级联赛的第一支伦敦客场球队。当时两个级别(共36支球队)的联赛中,南方球队除了阿森纳之外,就只有身处二级联赛的布里斯托尔城,不过切尔西(1907年)和热刺(1909年)很快也进入了顶级联赛。
此后力量对比逐渐趋于平衡,但如今为何伦敦的英超俱乐部比30年前更多?西汉姆、富勒姆和水晶宫已在英超牢牢站稳脚跟,布伦特福德和南海岸的布莱顿近年也加入了这一行列。
消息人士指出,在联赛的转会交易中,外国球员更倾向于加盟首都俱乐部,而如今大多数英超引援都来自海外。
一位曾在非伦敦英超俱乐部工作的前体育总监告诉The Athletic,在与潜在签约对象的经纪人交谈时,经常会出现“伦敦”这个词。
他说:“特别是在与海外球员打交道时,你经常会听到‘他更希望去一家伦敦俱乐部’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要签下一位来自南美或亚洲的20岁球员,对他们来说,伦敦几乎就等于英格兰。我认为这对年轻球员尤其适用,他们大多还没结婚生子,像生活中大多数年轻人一样,被繁华的都市灯光所吸引。”
他继续说道:“而那些带着家人一起搬来的球员,则可能更倾向于安静一些、绿化更多的居住环境。不过年轻人被夜生活和丰富的娱乐吸引,那你就得更有创意地去打动他们,当然薪资水平也很关键。不过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。如果他们真的想去伦敦玩一晚,让人开车送他们下去就行了,又不是要坐四个小时的火车。换个角度想,如果你要去法国踢球,你可能希望在靠近巴黎的地方生活;如果去葡萄牙,你可能想去里斯本,这取决于你在足球之外的时间里想要什么。大多数球员首先考虑的是俱乐部和薪资,但确实有很多人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。”
自英超成立以来,英格兰联赛中外援数量急剧增加。
1992-93 赛季,根据数据网站德国转会市场的统计,英超22家俱乐部共完成118笔永久引援,其中只有13笔来自英国和爱尔兰以外。
这13笔中还有3笔是从英格兰俱乐部之间转会。
当时利物浦引进了挪威后卫比约内拜,考文垂从布莱克本签下了美国人罗伊-韦格利。而在那个夏天,热刺引进的6名球员全部都是英格兰人。那时的英格兰足球,简直像是“脱欧版”的英超。
对比2025年的夏窗:截至撰稿时,英超已进行了119笔永久转会,其中只有31名球员拥有英国或爱尔兰国籍。
其中包括埃泽、亨德森、马杜埃凯、德拉普和特拉福德等人。
换句话说,今夏英超永久签约中约74%为外援,而1992-93赛季这一比例仅为11%。
那么,如果外援更倾向于加盟伦敦俱乐部,这是否也帮助提升了这些俱乐部的成绩?
答案是:大概率是的。
阿森纳在英超时代的平均排名为第4(准确地说是3.88,共33个赛季)。而在此前33个赛季中,他们的平均排名是7.3。
切尔西在英超时代的平均排名是4.85,而在此前的三十多年里则是15.8。热刺的平均排名也从之前的8.2 略微提升到英超时代的7.7。
西汉姆联在英超时代的平均排名是第13,而在1959-60至1991-92年间,他们的平均排名是15.5。布伦特福德、富勒姆和水晶宫在英超时代也有了显著提升,布莱顿更是依托其距离伦敦桥火车站仅一小时的便利位置,在英超站稳脚跟。
当然,也有反例:女王公园巡游者在英超元年拿到第5,如今却困在英冠中;温布尔登因特殊原因降级,最终重生为AFC温布尔登。但这只是例外。
伦敦与英格兰其他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,也在足球中有所体现。
英超票价最贵的四张季票都来自伦敦俱乐部(富勒姆、热刺、阿森纳和西汉姆联)。在客场票价被设立上限之前,伦敦球队的收费通常也是最高的。
高票价显然提升了收入,如今伦敦有4家俱乐部跻身欧洲收入最高俱乐部的前17名:阿森纳、切尔西、热刺和西汉姆联。
这些俱乐部也越来越频繁地在品牌中使用“London”一词:切尔西上赛季推出了CFC LDN 品牌,阿森纳在每个主场比赛上都强调“North London Forever”(永远的北伦敦),西汉姆则在2016年迁入伦敦碗时,把 “London” 加入了俱乐部徽章。
当然,这并非单向优势。上赛季的英超冠军仍来自利物浦,且过去大多数冠军球队仍非伦敦俱乐部;阿森纳上次夺冠已是2004年,切尔西是唯一在此之后多次夺冠的伦敦球队(5 次)。利物浦和位于曼彻斯特的两家俱乐部依然有能力吸引世界顶尖球员,凭借他们的财力、历史、球迷基础,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。
但俱乐部的南移趋势依然明显,而且仍在继续。
一位经常参与英超转会的经纪人告诉The Athletic:“无论是在谈判的起点,还是最后的决定阶段,作为影响因素,伦敦经常会出现。有时是因为球员在伦敦有朋友或国家队队友,有时则是因为某些国籍群体在伦敦有强大的社群。当然,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也存在,伦敦也不是一个只对特定人开放的圈子。而在真正做决定时,如果两家俱乐部规模差不多,但一家在伦敦,一家不在,那伦敦往往会成为关键的影响因素。”
另一方面,英超最北的俱乐部是纽卡斯尔,距离伦敦280英里(约450公里)。这家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的确吃过亏,就像今年夏天若昂-佩德罗选择了切尔西,而非英格兰东北部的纽卡。
他的前布莱顿队友伊戈尔-儒利奥在今年夏天就说:“若昂-佩德罗一直告诉我,他真的很想住在伦敦。所以我认为他会优先考虑来自伦敦的邀请。”
纽卡斯尔的教练和管理层过去也多次抱怨过球员更喜欢伦敦。
2001年,博比-罗布森就说过:“如果我们追的是另一名英国球员,那就没问题。但外国球员往往被伦敦吸引。”
另一位前纽卡斯尔主帅凯文-基冈当年据说曾对潜在新援开玩笑说,从伦敦去纽卡斯尔比去米德尔斯堡还快。
在签下阿斯普里拉时,他们甚至用了点“小花招”。纽卡斯尔时任主席弗雷迪-谢泼德多年后回忆说:“我们去帕尔马时,凯文-基冈比我们早到一步,他已经在那劝阿斯普里拉加盟。当我们赶到时,交易基本完成了。我们握手同意,但阿斯普里拉的经纪人突然说:‘他只是想知道纽卡斯尔在伦敦的哪个位置?’”
他继续说道:“我们愣了,说:‘什么?就告诉他不远!’ 每笔转会背后都有故事。”
现任主帅埃迪-豪在今年5月坚持认为,区位并不是纽卡斯尔的真正问题:“我没有感受到这种情况。我认为球员最关心的是俱乐部是否在进步,是否有机会赢得奖杯。当然,财务条件也是一个问题,我们的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规则(PSR)限制也是挑战。但纽卡斯尔是个宜居的地方,我从没在这方面遇到过问题。”
然而,从纽卡斯尔今夏糟糕的引援情况来看,现实或许并非如此。
伦敦俱乐部有优势?
证据表明,答案是肯定的——而且这种优势短期内不太可能消失。
正如沃诺克所说:“我们在伦敦,这就是他妈的不同。”
Copyright © 2022-2025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地图 津ICP备20001710号-4